![]() |
|
聯系方式徐州力泰鋼結構有限公司
|
江北新區再添新地標,造型靈感源自南宋名畫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全部封頂
發布時間:2020-11-05 瀏覽次數:84950
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全部封頂。 中建八局供圖 本報訊(融媒體記者 何鋼) 隨著33層酒店區大屋面澆筑完成,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地上結構近日全部封頂,江北新區再崛起一座新地標。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位于濱江大道南側,與新投入使用的市民中心隔路而望,由江北新區公建中心負責建設。該建筑由一幢酒店和裙樓組成,從空中俯視,猶如一艘帆船在長江中破浪前行。此次封頂的酒店區為“鋼框架+鋼支撐”結構,建筑高度157米,用鋼量達1.6萬噸。 施工單位中建八局現場負責人介紹,酒店塔樓為風敏感建筑,且由于設計的原因,其長寬比、高寬比都已超限。如此“薄”的塔樓,如何應對大風影響?他們采用了兩套“定樓神器”,即酒店風振控制系統。在大堂位置,設置一個重175噸的鐵球形狀物體,在強風時降低加速度的響應,利用左右擺動來降低大樓晃動的幅度。 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項目整體造型靈感來自南宋名畫《層波疊浪》。在低層的裙樓部分,如何展現這種“層疊波浪”的效果,施工單位花費了不少心思。據介紹,裙樓的多功能廳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,如此龐大的空間內,卻沒有一根立柱。多功能廳的屋頂上,鋼管縱橫交錯,從起吊到拼裝,創造了一個個紀錄,其用鋼量近萬噸。為了讓屋面呈現波浪起伏效果,現場采用了三維掃描技術,來控制每塊金屬屋面的大小、弧度和精度。
下一篇:
鋼結構的耐火極限是涂刷防火涂料的首要目的
|